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上半年IPO审核从严,新股发行速度明显放缓。根据WIND数据统计,按发行日计算,上半年仅有58家公司IPO募资,合计募资规模898.49亿元,募资家数和募资规模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75%和2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IPO过会率约49%,相比去年同期的82%大幅下降。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监管层对于IPO企业重质不重量,预计今年IPO家数将下降,但未来会有更多行业龙头上市。
▎单家募资规模大增
根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58家公司通过IPO募资,合计募资898.49亿元。虽然IPO家数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5.5%,但募资规模仅下降23%,其背后原因是今年IPO单家募资规模较大,高达15.4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
△上半年募资规模前十名 来源:WIND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募资规模前十名的公司分别是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华西证券、江苏租赁、养元饮品、美凯龙、成都银行、华宝股份、药明康德和中信建投,上述公司募资规模均在20亿元以上,合计募资规模达到574.81亿元,占比逾六成。
记者注意到,两家独角兽企业募资规模靠前。数据显示,工业富联募资规模最大,高达271.2亿元,公司也是2015年6月国泰君安之后最大IPO;宁德时代募资规模54.62亿元,位居第二;此外,券商股华西证券募资规模达49.76亿元,位居第三。
数据还显示,去年同期无一家IPO公司募资超50亿元,募资最高的中国银河仅40.9亿元。由此不难看出,今年IPO公司家数虽少,但部分公司募资规模却较大。
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今年IPO数量减少而单家募资规模增加背后有多重原因,如监管层对新股重质不重量,鼓励行业龙头快速上市融资,对于财务数据、公司治理有明显问题的IPO企业否决。从目前看,下半年IPO数量也不会有明显增加。”
从新股的行业分布来看,汽车行业最多,高达6只,电气设备、电子、化工、机械设备、计算机等均有5只。
从区域分布来看,上半年IPO分布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为主。从IPO家数来看,江苏最多;从IPO募资额、新股市值来看,广东排名第一。IPO数量方面,上半年,江苏一共有12家公司上市,在全国占比近两成。广东、浙江紧随其后,均为10家。
▎IPO过会率约五成
与IPO家数和规模下降相对应的是,今年上半年IPO过会率也明显下降,不足五成。
根据WIND统计,今年上半年发审委原计划审核118家,而去年同期却高达到275家,同比下降近六成。数据还显示,今年上半年IPO审核通过58家,被否44家,暂缓表决6家,取消审核10家。
此前有消息称,今年IPO审核出现多条“红线”,如“关联交易占比超过30%”、“现金交易超过10%”、“第三方收款超过5%”,“财务调整超过20%”、“原始财务报表与申报报表差异超过20%”,出现上述问题的公司很容易被否。
根据统计,上半年IPO过会率仅49%,远低于去年同期82%的过会率。具体从月份来看,1-6月的过会率依次为40%、58%、70%、58%、63%、56%。
从过会项目来看,共32家券商IPO项目获得通过。其中,有15家券商保荐机构过会率为100%,但基本都是仅有一个IPO项目,只有广发证券、华泰联合、银河证券、浙商证券上会项目超过2个。其中,广发证券和华泰联合IPO项目分部为5个和4个,全部过会。
伴随着IPO低过会率的是拟IPO企业大面积撤回申请。根据证监会披露,截至6月21日,今年上半年终止审查企业数量达148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截至6月21日,正常审核排队企业数量为300家,而今年初排队企业高达511家,较年初下降逾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独角兽企业审核速度飞快。如工业富联从申报到上会,公司IPO仅用了36天,可谓神速,创出了IPO的最快上会记录。此外,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等独角兽企业的上会速度同样较快。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表示,“今年IPO审核延续了去年国庆后新一届发审委履新后的严格审核态势,导致一些有问题的拟IPO企业未能过会。同时,监管层对于IPO重质不重量,一些有瑕疵的拟IPO企业纷纷撤回资料,而一些独角兽公司则快速审核、上会、上市。”
读创编辑杨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