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小米之后,美团点评开启了赴港上市之路。创业十四年后,创始人王兴终于把美团带到了上市。
今天上午,中国排名前三的独角兽企业美团公布了招股书。
美团拟在香港上市,媒体报道的估值要价为600亿美元(约4000亿人民币),超越了刘强东旗下的京东最新市值583亿美元!
截至2017年底,美团总交易额为3570亿元,整体收入为339亿,经调整净亏损28亿元。
业务分为三大部分: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新业务及其他。其中,2015年-2017年美团点评餐饮外卖营收分别为17.5亿、53.0亿、210.3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营收分别为37.7亿、70.2亿、108.5亿。
在股权结构方面,创始人王兴持股11.4386%,穆荣均持股2.5141%,王慧文持股0.7264%。腾讯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1363%,红杉资本持股11.4368%。其他投资者持股53.7478%。
6大关注点全梳理
美团是从“团购”业务成长而来的企业,业务逐渐扩展至酒店旅游、餐饮、外卖、出行、新零售,美团的竞争对手从拉手网、窝窝团,发展到饿了么、携程、阿里。
根据券商中国和中国基金等媒体的报道,小编梳理出此次美团招股书6个值得关注的看点:
1.2017年营收339亿元,亏损超28亿
从招股书来看,美团2017财年交易额为3570亿元,总营收为人民币339亿元(约合52亿美元),净亏损为人民币190亿元(约合29亿美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为人民币28亿元。
调整前后净利润产生巨大差异,主要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发给股东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在国际会计准则下,这种优先股会体现为“对股东的负债”。优先股对应公允价值的上升,对股东而言是“浮盈”的价值增长,但对公司来说,会计入账面亏损。
除2017年的28亿元亏损,2015年、2016年美团亏损依次为105亿、58亿,调整后为59亿元、54亿元。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美团亏损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它多线作战,无边界扩张;另一方面各个业务线均有强有力地对手,即便大手笔投入,也难以看到胜负终局。因此亏损一度被媒体认为是美团IPO的最大障碍。
招股书还显示,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持续收窄,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招股书显示,美团拥有稳健的现金储备,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共计452亿元,其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亿元,短期理财258亿。
何时有盈利的可能?
在美团的主要两大业务(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遊分部 )中,主要成本集中在餐饮外卖部分,餐饮外卖分部的销售成本由2016年的人民币57亿元增加238.8%至2017年的人民币193亿元,餐饮外卖骑手成本由2016年的人民币51亿元增至2017年的人民币183亿元。
外卖的盈利与否决定美团的财务走势。
去年上半年,美团外卖负责人王莆中曾披露,美团外卖在很多细的结构单元和城市已经实现盈利,但整体上仍在亏损。“如果按照罗杰斯的曲线的话,我认为我们要过了最快增长的阶段才是应该赚钱的时候。这个阶段从现在来看,(盈利)要一到两年以后。”
但从目前看,美团与饿了么的大战尚未结束,滴滴又以搅局者的身份横切一刀。外卖行业的竞争态势未见缓和,想要扭亏都难度颇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团方面更倾向于用高效率运营(通过精细运营,同样的补贴数带来的新增用户更多,同样的配送员,配送的订单更多)和庞大订单量(美团方面称,已占外卖市场60%市场份额)来提高财务状况。
王慧文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说,美团要学习亚马逊,在高效率、大规模的基础上维持低毛利,让竞争对手失去生存空间。“能活下来的低毛利的大公司,本身就是最大的护城河。”他预计美团外卖日单量达3000万单时,每单实现盈亏平衡。
当前美团餐饮外卖的毛利率仅为8.1%。
2.用户数3.1亿,交易金额3570亿
美团点评主要通过按交易金额一定百分比收取的佣金及在线营销进行变现,目前有三个业务分部,为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及新业务及其他业务;其中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为两个最大分部,2017年分别占总收入的62%及32%。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2015年至2017年,按总收入除以平台各期的合计总交易额计算,各类服务产品分别实现3.0%、5.5%及9.5%的变现率。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美团的交易用户数达到3.1亿。自2015年至2016年,美团交易用户人均每年交易笔数从10.4笔提升至12.9笔,2017年这一数值为18.8笔,交易笔数三年增长超80%。美团平台的在线合作商户从2015年的约300万增长至2017年的约550万,其中2017年活跃商家为440万。
图片来源:腾讯财经
招股书显示,美团通过聚焦大众、刚需、高频的生活服务品类,创建了覆盖全国的“线上+线下”业务模式,服务对象由需求端扩展至供应端,提升了整体服务行业的互联网渗透率。2017年平台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额达3570亿元。
与此同时,美团积极助力商户运营,采取措施提升运营效率,提供包括精准在线营销工具、高效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基于云的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商家解决方案,培养了商家的长期忠诚度。据招股书披露,美团平台的在线合作商户从2015年的约300万增长至2017年的约550万,其中2017年活跃商家达440万。
3.美团外卖业务已成全球第一
根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美团的主要优势包括了七方面:
一是生活服务电子商务行业的领导者,享有显著的规模与网络效应;
二是刚需、高频服务领域中家喻户晓的品牌;
三是覆盖消费者生命周期价值的一站式平台;
四是助力商家取得成功的多元解决方案;
五是最大的同城即时配送网路;
六是专利和创新技术;
七是富有远见及强大执行能力的管理层。
对于公司战略的选择,美团表示,将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更多服务;为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有选择的寻求战略合作、投资和收购。
美团援引艾瑞报告,“美团是2017年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以及中国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美团表示,通过在核心品类的领先地位,已吸引了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提升用户黏性,同时不断适应消费者持续演变的消费习惯。我们的领先地位也使我们能够高效地拓展新的服务品类。”
4.腾讯为第一大股东,王兴持股11%
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目前,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兴持股11.4386%,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穆荣均持股2.5141%,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持股0.7264%。腾讯为第一大股东,持股20.1363%,红杉资本持股11.4368%。其他投资者持股53.7478%。
美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兴
美团目前总股本约52.2亿股,其中A类股7.36亿股,B类股44.84亿股。在投票权方面,每股A类股可行使10票,B类股可行使1票。与此同时,腾讯持有美团10.09亿B类股,以此计算,腾讯投票权为8.52%。
5.未来或继续亏损,无法保证摩拜盈利
在风险因素方面,美团指出,美团历史上产生了较大亏损,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立足长远以抓住战略商机的经营理念也可能对美团短期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招股书称,美团在2018年4月收购的摩拜单车自成立以来已产生亏损,无法保证摩拜或美团的整体业务在未来能获得盈利。
美团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团增加交易用户的数目及参与度、增加活跃商家的数目及加强变现、管理美团不同服务产品组合毛利以及利用美团的经营杠杆节约成本的能力。随着美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继续发展业务,美团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大力投资扩大我们的消费者及商家基础,以及技术创新及研发能力以支持此类扩张。因此,美团未来可能会继续录得亏损。
美团还表示,宏观经济、监管环境及竞争态势的任何变化,以及美团无法及时有效应对该等变化也可能导致未来产生损失。
基于美团立足长远发展以抓住战略商机的经营理念,美团所采取的行动可能无法产生短期的盈利,美团无法向投资者保证,该等行动会产生长远的利益。美团当前努力于扩大客户群,满足客户需求并强化网络,而非注重于变现。
美团会继续投资可能不会在短期内为美团带来经济利益的新服务及产品。美团成功取决于管理层以及经验丰富及有能力的团队的持续努力,以及保持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能力。随着业务扩大,美团需要不断招聘人才以强化在线及线下运营能力。
6.营销投入及研发投入均在增长
美团点评的营销投入不断增长,但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降低。2015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的绝对数值为71亿元人民币,2016年增长至83亿元人民币,2017年进一步增长至109亿元人民币;而其在同期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自2015年年177.7%降至2016年的64.2%,2017年进一步降至32.2%。
美团点评亦不吝惜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2015年、2016年及2017年,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为12亿元人民币、24亿元人民币、36亿元人民币。招股书透露继续对研发人员进行投资,将大量资源投向研发工作,专注开发创新应用、产品及服务。
招股书中并未披露了募集资金金额,但提到了募资用途:
约35%用于升级我们的技术并提升我们的研发能力;约35%用于开发新服务及产品;约20%用于有选择地进行收购或投资于与我们的业务互补并符合我们策略的资产及业务;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如何撑起600亿估值?
在去年10月的40亿美元融资中,美团投后估值为300亿美元。据彭博社报道,这次IPO美团的目标是以约600亿美元的估值募集60亿美元资金。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京东2017年全年交易额(GMV)为1.29万亿元,营业收入3623亿元,净利润50亿美元,目前市值在580亿美元左右。而美团无论GMV还是营业收入、利润均与京东有较大差距。而另一家正在上市的企业,小米接连调低目标估值,也会给美团带来不利影响。
那美团会讲出一个怎样的故事,来说服资本市场?
早期,中国的团购网站愿意给自己冠以“中国版Groupon”头衔。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美国团购网站曾一时风头无二。早在2010年,谷歌曾拟以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roupon,但遭到创始人的拒绝。然而自2011年Groupon上市后,业绩一直不乐观,股价暴跌,当前市值仅为26.6亿美元,较高峰期市值缩水近八成。
如今,Groupon已不再是一个好的对标标的,并且随着美团去团购化,美团很难找到一个现有的成熟的企业,去向资本市场阐述出一套足够有说服力的商业逻辑。
王兴在去年9月份的一次演讲中提到:
“不像腾讯可以对标facebook,阿里可以对标亚马逊,美国没有哪一个现成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单一对标美团点评。”
但他认为这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
“我们在这个领域(吃喝玩乐)已经走到了在世界前列。”
从招股书上看,美团将自己形容为“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其业务主要为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及 新业务及其他。其中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乃为三个业务分部中的两个最大分部,在 2017 年占总收入的 62.0% 及 32.0%。
收入模式主要为向商家收取佣金、在线营销服务、其他服务(基于云技术的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向商家提供供应链解决方 案、中小型商家融资服务、本地交通服务及其他产品或服务产生的收入)
其实王兴今年3月份接受硅谷科技新闻媒体The Information采访时,在下意识用“亚马逊”来解释美团在做的事:
“用户可以在亚马逊或淘宝上买到非常多东西,但这两者都只是用于购买实物的电商平台(e-commerce platforms for physical goods),而美团则是能够购买服务的电商平台(an e-commerce platform for services)。”他还做了一个反问,“哪种电商平台能够拥有上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交易呢?”
言下之意,美团与亚马逊、阿里的区别仅在于后者是聚合商品,前者是聚合服务,而相比较商品,服务(餐饮、住宿、旅游、金融等等)更具有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
虎嗅网分析称,8年时间美团正在围绕生活服务形成一套组合拳。底层是外卖、到店餐饮(团购)高频业务,吸引用户形成流量;上面是酒店旅行、到店综合等低频业务进行流量变现。
中间还两次重要的资本运作。一次是2015年10月美团合并大众点评,另一次是今年4月份,美团收购摩拜。
前者是为减少同质化竞争,如同58收购赶集、滴滴合并中国优步;后者的则将美团的出行野心摆在明面上。
出行像一根链条,将美团平台上原本散落的餐饮、酒旅、娱乐等业务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全服务平台。
美团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掌门人徐新曾这样评价美团的业务拓展方向:
“只有你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
附:美团2010年以来大事件
2010年,王兴创立美团网
2011年,B轮融资获得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投资。
2012年,推出电影票线上预订服务。
2013年,推出酒店预订及餐饮外卖服务。
2014年,5月宣布获得3亿美元C轮融资,领投机构为泛大西洋资本,红杉资本和阿里巴巴跟投,估值达40亿美元;同年推出旅游门票预订服务。
2015年,1月美团网完成D轮总额7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70亿美元;10月美团与大众点评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
2016年,1月美团点评完成首次融资,融资额超33亿美元,估值超180亿美元。9月收购钱袋宝,同年推出面向商家的服务,如聚合支付系统及供应链解决方案。
2017年,进军打车、生鲜等领域,全面加码酒旅业务。平台预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超过2亿。
2018年,首次推出《黑珍珠餐厅指南》,包含位于中国22个城市及5个外国城市330间顶级餐厅的名单。单日外卖交易笔数超过2100万笔。
(本文观点不代表21世纪经济报道立场)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综合券商中国(ID:quanshangcn 作者:艾佳)、中国基金报(ID:chinafundnews 作者:刘芬)、虎嗅网(ID:huxiu_com)、财看见-腾讯财经(ID:qqck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