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央视财经评论》)上海合作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6月9日到10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上合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人口总量,分别大约占全球的20%和40%。那么上合组织发展开启新征程,青岛时刻为世界贡献了哪些上合智慧呢?昨晚,《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和国家行政学院的副教授胡颖廉一起对此进行了讨论分析。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上合组织峰会印象最深的成果是什么?
一带一路的五通和上合会议的五观之间的对接是最新成果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带一路的五通和这次上合会议的五观,它们之间的对接,我认为是这次上合会议的一个最新的成果。因为我们知道这次的五观,首先讲的就是发展观,为了落实我们上合组织的发展观,中国政府也非常的明确,就是这次拿出300亿专项贷款来支撑,也就是上合组织,我们在一带一路,整个全方位经济合作的对接。
第二个方面,这次的上合组织也是明确的建立起一个共同的安全观,就是反对三股势力,就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
第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上合组织这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合作观,合作观非常明确了,我们要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同时我们要兼顾我们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是上合组织也好,还是我们在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合作也好,这个政治风险,实际上始终是全球高度关注的。
第四个方面,就是文明观,文明观这次也非常的明确,也就是三年在人文交流,我们将会对三千个上合组织相关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
第五个方面,这次上合组织提出来的就是全球治理观,也就是强调我们上合组织是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必须要兼顾我们未来发展的共同利益。
超越安全谈合作,共同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民众的福祉
胡颖廉(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这次上合组织的青岛峰会,它的成果是方方面面的,有安全的,有经济的,有文化的,还有社会的一些交流和合作。我的感觉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超越安全来谈合作,过去我们说上合组织,它的起源是一个地缘性的安全组织,政治性的组织。但实际上上海精神包容性非常强,叫做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的文化,同时要谋求共同的发展。那么在这次峰会当中我们看到,实际上这样一个上海精神,跟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有了一次拥抱,或者叫做握手,就是以安全为基础,同时以经贸的合作为主体,来共同的提升上合组织成员国民众的福祉,这种福祉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我们国家,实际上也体现在其他的国家,包括参与国,包括观察国,所以我想最大的特色,就是上海精神和新时代有了一次握手。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一个企业走出去,可能会遇到成本上的一些问题,便利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成本,那么我们在降低成本上,在便利化上还有哪些路可以走,还有什么可以做?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因为我们知道在上次G20杭州峰会,其中有一个决议,就是要通过贸易的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15%,因此我相信这次上合组织的会议,也就是我们上合组织的成员,通过贸易便利化降低贸易成本,我相信我们降低的幅度会更大。我认为在三个方面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是在贸易的便利化中间,我们叫通关便利,单一窗口、信息互认。这个会对上合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便利化,以及降低贸易成本是非常显著的。
第二就是怎么能够用新工业革命的技术,来推动我们上合组织,我们叫跨境电商这个部分贸易的便利化,就是新贸易的模式怎么能够推动贸易便利化,马上对中小企业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方面也就是我们可以推动,我们叫签证便利,因为从王总来讲,也就是不管你是在俄罗斯做贸易,还是印度、巴基斯坦做贸易,一个最重要的是人员往来,你怎么能够给我们上合组织今后,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达到十年多次往返,能够使人员之间的往来,非常非常的高效率和便捷,那么像所有的这些措施,都能够大幅度降低我们上合组织贸易的成本。
胡颖廉(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我重点补充一下货物贸易的便利化,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关税,另外一个是通关的便利性和便捷性,关税是一个政策问题,国家会制定,可能将来会有一个更大幅度,更大举措优惠的措施。那么如何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当中,让通关更加便利,我想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是我们海关,它本身通关的制度要进行改革,现在我们说的比较多的是全国通关的一体化,就像这次之所以选择青岛开上合峰会,我想一个原因之一,就是青岛在这个方面做了很多的试点和努力,它是海关总署在这一块的重要试点改革的基地。
第二是监管执法的标准化,不管是国内的企业,还是国外的厂商,它在进出口贸易的时候,它有一个更加预期的一致性,或者是叫做政策的可预期性,这样的话可以降低企业本身的制度成本。
第三是我们经常讲的,减政放权,减政放权如何体现在货物贸易的便利化当中,我想可能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手续,同时提高政府监管部门的一个工作效率,这样能够为国外的企业和国内的企业,更好进出口,降低企业的成本,能够做出一些贡献。
国与国商品间的互通有无,正是得益于上合组织国家间,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而中国更是其他所有七个上合组织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些年来中国还积极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间的贸易便利化,双边贸易关系更加紧密。2017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对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来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优质的商品都非常有吸引力,他们都希望相互的合作能更加紧密。
瓦西里耶维奇(俄罗斯农业部第一副部长):现在俄罗斯可以向中国提供各个方面的食品,从粮作物、植物油到鱼类、肉产品,还有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现在从莫斯科到北京,通过冷藏集装箱往这边供货需要30天的时间,我们要跟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把这个时间缩短到10天到12天。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成员国之间哪些需求还有待启发?
构建一小时经济圈 激发多样性消费需求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实际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到,从需求的角度来讲,也就是说因为现在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也就是我们会通过上海进口博览会,以及我们通过构建在上合组织跨境采购网络,以及我们的围绕上合组织之间的一些,比如说一些港口、中心城市,来构建一小时经济圈。那么用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我们上合组织,也就是上合组织向资源的需求,高品质消费的需求,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以及多样性消费的需求。
我觉得这个方面作为中国来讲,现在我们的GDP12.24万亿美元,这么大的GDP,哪怕它要增加5个百分点的GDP,而这个部分用于上合组织的合作,来共同扩大上合组织的需求,我相信它会形成一个,也就是能够拉动上合组织共同繁荣的强大引擎。
不同文化差异带来新的需求
胡颖廉(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除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外,其实我们更应该发觉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不同文化差异它所带来的一种新需求。我们说上合组织它有一个特点,大家在发展阶段都是比较相近,或者是相似的,但是它的文化的差异特别大,马克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那么实际上我们可以在很多的事物当中发觉文化的吸引力,以及文化的互补性。
举个例子,在我的研究领域当中,去年我在新疆做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调研,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在当地中医、中药,甚至是少数民族的维医维药,对于中亚国家的患者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有很多中亚国家的患者千里迢迢就到乌鲁木齐来治病,他相信中医,相信中药,相信我们的民族药,民族医。我想类似这样的合作,可能是将来我们在上合组织新的增长点,合作的挖掘当中,可以去关注的点。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创业、创新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其实在国际上也很有市场,怎么能够开发出这种新的发展机遇,还看到了什么新商机?
胡颖廉(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我觉得其实我们合作的前景,或者说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实际上我们上合组织加上一带一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或者是框架下,它的政策红利,或者叫改革红利有一个倍增的效益,因为现在的合作不仅仅是安全层面,政治层面的合作,它已经上升扩展到一个经贸层面的合作,上合组织很多国家,中亚国家,它的特征叫双内陆国家,什么叫双内陆呢,就是它的周边国家,大部分也是内陆国家,那么这些国家它的资源,跟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资源禀赋的结构来讲,它其实是有互补性的。比如说这些国家有一些特定的食品,特定的农产品在中国是很有市场,很有需求的,那么我们国家可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当中,在高质量进程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些东西可以得到他们的互补,因此这些商机,或者说这些机遇,需要我们预先的研判,有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以后,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才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提高它的效率本身。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建议企业家能够把握住新商机,能够有新的协调机制,其实归根到底我们就是要把握好这种新机遇,要把握好新机遇该做点什么?
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上合组织成员带来新机遇
张燕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现在正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那么建立这个体系,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它有四个主题词,也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实体经济是本,然后再加上创新,再加上现代金融。
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是说我们占世界人口40%的人口,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上合组织如何实现现代化,怎么才能够,用一种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方式,能够使地球能够承载,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要共同考虑的。
青岛“上合”图 开创区域合作新模式
胡颖廉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我觉得人有一个生长的规律和周期,上合组织现在已经17岁了,17岁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一个青春年少的时候,我想上合组织有一个定位和目标,要打造成一个全球性区域治理的一个青春偶像的典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在有一些逆全球化的思路和思潮,在个别国家提出,但实际上这对于全球民众福祉的提升,它是不利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我们希望,或者说需要用青岛上合图,来打造区域合作的一个模式,或者典范,它有人口结构的互补,有基础设施的互补,有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我想这些恐怕是我们在接下来下一步的,再往下上合组织的发展当中,经贸合作当中去思考的问题。
(本文编辑:魏园园)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