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太 » 山东 » 泰安 » 正文

交易所大战上演连横合纵 挑战三大巨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7  浏览次数:55
核心提示:  举着“公开、透明、自治”的大旗,6月,数字资产交易平台FCoin以革命者姿态横空出世,加入数字货币交易所战局。
  举着“公开、透明、自治”的大旗,6月,数字资产交易平台FCoin以革命者姿态横空出世,加入数字货币交易所战局。    半个月之内,FCoin曾以单日交易量307亿元的战绩,挑战三家主流交易所OKEx、火币以及币安。    交易量背后是各家交易所对用户流量的争夺。FCoin用“交易即挖矿,持币享分红”的模式,真正触动了这块接近固化的蛋糕,十几家新涌现的交易所迅速跟风。    “交易挖矿”瞬间让一些新入局者形成“合纵”之势,挑战三大巨头。   抢食者的出现往往会令既得利益者们感到不安。    在币安创始人赵长鹏痛批“交易即挖矿”是高价ICO时,OKEx 率先推出“开放共赢计划”,扶持100家“交易即挖矿”的创业型交易所。眼见老对手出击,币安干脆加码,不惜打脸创始人,宣布扶持1000家。    老大哥们各自“连横”应对,大有以强盛之躯覆灭挑战者之势。    混战之下,处于数字货币交易链条下游的用户和项目方择机而动。在长期三足鼎立的交易所竞争格局下,或许太需要一场革命。    爆仓、刷量、安全漏洞、高额上币费,这些积累在交易所层面的沉疴从未在竞争中得到医治。    这些痛点,也成为挑战巨头的新交易所们进入市场时喊出的口号,而项目量、用户量的缺失让他们缺少上场搏杀的筹码。    刚刚运行一个月的Fcoin带来的“交易挖矿”,能否带来改观难以定论。唯一可以预见的是,在新一轮的这场交易所大战中,生机与死亡并存。   Fcoin杀入战局 “老大哥”应战危机   “火币前CTO张健发起的FCoin交易所于24日16:00正式开放FT/ETH交易对,FT是FCoin交易平台自身的平台币,通过‘交易即挖矿’模式发行,全额返还用户的交易手续费。”5月24日,这家刚刚上线的交易所对外发布的这条消息如同币圈很多“新闻”一样,淹没在各种区块链媒体的快讯中。   差不多在6月初,币圈的大小炒币群里,开始有人推荐FCoin这家交易所和他的平台币。而它的创始人张健则不断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宣讲他透明化、社区化的交易所创设理念和“交易挖矿”的模式。   虽然有火币前CTO的头衔,但“张健”这个名字在“大佬林立”的币圈鲜少出现。    最先令币圈震惊的是6月15日爆出的一组数据:FCoin的单日交易量高达307亿元,超过了当前三大交易所OKEx(97亿元)、币安(92亿元)和火币(54亿元)之和。    尽管这组数据并非来自CoinmarketCap、非小号等知名数字货币行业数据收集平台,其更有可能是外界根据FCoin官方公布的分红数量和其分红机制反推而来。    但“307亿元”的单日交易量“超过OKEx、币安和火币之和”的描述,足够吸引币圈所有人的眼球。    伴随这一数据的还有FCoin的平台币FT的暴涨。私募价格是0.00002ETH的FT,在6月8日暴涨60倍;6月20日涨幅超百倍。    FCoin的快速崛起,迅速让人注意到该交易所主打的“交易即挖矿,持有享分红”的模式,这一模式也立刻引来外界对其刷量、资金盘、旁氏骗局的质疑。    高交易量背后是这种模式对于用户的吸引。熊市之下,用户冲着“80%的平台收入分红”涌入FCoin。这给处于长期争夺市场、促新拉活的巨头交易所们一记暴击。    “老大哥们”显然无法容忍这种分食。OKEx率先出击,于6月19日启动“开放共赢计划”,拿出5年来的创立交易所所积累的技术和运营资源,来扶持100家有意创业交易所的团队,并支持“交易挖矿”的模式。    OKEx的新计划如同“连横之策”,召集盟友加入,以“交易挖矿”的模式扩展OKB生态,默认了FCoin玩法之优。    就在OKEx公告出现的2天后,另一家交易所巨头币安也坐不住了,它的创始人赵长鹏以“唱衰”的态度否认了“交易挖矿”的模式,为外界算了一笔账以说明这种模式不但是变相ICO,更是“高价ICO”。    有趣的反转发生在赵长鹏“怒怼”当天的晚上。币安官方抛出“打脸”创始人的公告,宣布启动“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联盟计划”,公告逻辑几乎照搬OKEx,不同的是,OKEx要找100个战友,币安将队伍扩大了10倍,“首期将开放1000个名额”。    币安的联合创始人何一承认,1000个联盟交易所是币安的拍脑袋之策,“与其说一帮人被资金盘利用,我们不如把交易挖矿这个口卡住。”何一的表态中也透露出这种新模式给交易所竞争带来的焦虑。    张健顺势接招,次日宣布FCoin上线BNB交易,火药味弥漫币圈。FCoin的入场瞬间引发了交易所的“千团大战”。   创新者恒得一席之位   在数字货币市场上,交易所的战争从未停止,谁也不可能永远霸占“王者”的座椅。   竞争格局的分野来自于2017年的9月4日。在此之前的五六年里,国内的数字货币交易用户基本锁定在比特币中国、OKCoin和火币网三家平台,流入的现金主要用于购买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这些主流币种,三家平台的竞争围绕着交易手续减免、衍生品(合约交易、杠杆交易)创新等方式展开。   据一项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球的交易所有4000余家。在山寨币爆发期的这一年,不断有新交易平台涌入市场,上架新生的低价币种,分食交易所流量,云币网一时风头大起,但国内的交易所从未打破三足鼎立的格局。   “9·4”新政之后,ICO被取缔,小币种退潮,法币交易的口子被政策封死。这几乎将国内的数字货币交易所推向生死关口,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这三家平台。比特币中国退出历史舞台,火币网、OKCoin相继开通国际平台。   困局之下,币安成为当时的幸运儿。成立于2017年7月的币安由于支持币币交易,躲过了监管。在OK、火币限时关闭之际,币安打了一个时间差,成为有交易需要用户的落脚之地。   当OK、火币忙着打通OTC场外交易的入口之时,币安以大量币种对比特币、以太坊等币币交易的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平台币BNB的发行开启了交易手续费打折、持有BNB返佣的新玩法。   如同FCoin上线半月对外露出交易量后带给对手的焦虑一般,用户、流量一直以来都是交易所征战的高地。      火币开启专业全球站,OKEx接替合作伙伴上场,两家相继开启币币交易拉新促活,“上币大战”的战火燃烧了近4个月,两家平台上线的币种不停地向“百”进发。而新的竞争对手则在去年12月对外宣布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00万。    币安祭出的“平台币”对于数字货币交易所来说无疑是一种创新,持币返佣、定期回购的机制让平台币相比大量的“空气币”而言,更具使用和生态价值。    在如今的平台币新宠FT之前,BNB早就创造过涨幅100倍的神话,引领着火币、OK相继推出通用积分HT和OKB。    币安也曾如FCoin一样,以创新者、“用户为王”的姿态,挣得了如今在交易所格局中的一席之地,在成交量和交易额上,屡次与老大哥OK、火币并驾齐驱。    在FCoin出现以前,三家各自为战,发展的模式逐渐趋同,都有平台币,都有孵化项目的布局,都宣称要打造基于公链的生态体系。    而在面临新晋者FCoin时,OKEx一边“连横结盟”,一边扩充OKB的生态,币安反而显得急不可耐,在否认“交易挖矿”这种交易所新模式后,决定以眼还眼。    不久前,何一在媒体采访群里否认了和FCoin存在竞争关系,但她也放言,币安的交易所联盟会让FCoin面临一千家交易所的个体竞争。   三足鼎立下暗藏新机   交战之下,OK、火币、币安不断在战火中扩展各自的版图。但在监管空白下,数字货币交易这个链条上,交易所始终面临着“暗箱”质疑。   OKEx屡次陷入合约交易爆仓者维权的事件中,火币子品牌HADAX也曾出现现货杠杆异常爆仓,币安多次遭受黑客攻击导致的异常交易。   从美链到SMT,在OKEx和火币上,都曾出现过项目方漏洞导致的币价接近归零事件。    爆仓、安全、破发屡屡将三家交易所推上拷问台,但问题却鲜少得到根治。    作为交易链条下游的项目方和用户,从未能与交易所站在同等的位置对话。    6月9日,项目方影链INC质疑火币HADAX操作币价,次日即遭平台暂停交易。项目方向交易所的“叫板”,最终以单方道歉收场。    为获得Token的流通性,上线交易所成为各个项目融资后的第一要务。而高额的上币成本成为压在项目方身上的大山。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各家交易所推出投票上币模式前,OK、火币、币安的上币费用均过千万人民币。    今年4月,金融科技分析公司Autonomous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向代币收取的上市费用,是传统交易所向证券收取费用的十倍。报告的撰写者解释,加密代币上市交易所的市场价格一般是100万美元,如果要获得更快的流动性,则需支付300万美元。    即便各家交易所们推出了投票上币的规则,但有项目方曾向蜂巢财经透露,投票上线火币HADAX,需要支付的投票成本在6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除此之外,项目方还要拿出价值1500万元的等额HT,作为上线的风险保证金。    另一个项目方的投资人则透露,项目融资后,运作上线交易所需要花费50%的成本。    高额的上币成本让项目方面对交易所时“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运作,“否则没有办法提升Token的流动量,也不好向投资者交代。”上述投资人称。    主流交易所对项目方和用户的不够友好,让新生交易所看到了机会。    一名新交易所的股东告诉蜂巢财经,三家交易所在面对用户和项目时,都太过傲慢,“上币费用高,规则不够透明,用户体验差,三家交易所不解决这些痛点,就给我们交易所创业者带来了希望。”    昨日,FCoin创始人张健在回答火星财经“王峰十问”时提到,高额的上币成本,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也造成了会吆喝的比能做事的人能赚到更多钱。”张健认为这是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会导致币圈的大萧条,甚至已经开始发生了,“这是一个革新的机会。”   据CoinmarketCap数据,今年1月,全球交易所数量突破了7000家,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是11214家。    数字货币交易所的竞争者在半年内几近翻倍,用户和流量的争夺仍在进行。当FCoin以“交易挖矿”的模式挑起新的战争时,已经有BKEX、CoinPark等十几家交易所采用了这一模式,加入战局。    而在这一战场上,挑战巨头的FCoin绝对不是最后一家,合纵连横的战略或将持续上演。   为方便交流,请加蜂姐微信(微信号:fengchaocaijing),拉你进入“蜂巢财经反割联盟”,定期组织嘉宾分享,交流行业干货。
 
 
[ 方太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方太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