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更多关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有效增强实体经济信贷支持。”银行业协会官网挂出了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答记者问,提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
潘光伟称,当前,银行业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科学评价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风险状况,支持企业合理需求,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更多关注企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
他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科学合理地做好股票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质权人应当综合评估出质人实际风险情况,采取恰当方式妥善处理。
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推进结构性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分类做好对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的支持,潘光伟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坚决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把握好结构性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为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信贷环境。
潘光伟指出,对生产经营基本面良好、具有发展空间的上市公司,商业银行要采取综合授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出现暂时生产经营困难但前景良好的企业,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采取多种手段予以支持。
事实上,近期,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债转股”、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例如,6月24日,人民银行宣布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称,此次降准是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
6月25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8〕162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潘光伟说,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总体经营状况良好,运行稳健,风险可控,贷款质量和经营效益稳定,风险抵补能力和流动性储备充足。
据统计,截至5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250万亿元,同比增长7.2%,拨备覆盖率183%,前5个月实现净利润8555亿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资本充足率13.6%,流动性覆盖率125%。
潘光伟表示,各家银行要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及时回应市场关注,加强双向沟通,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