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易研究局独家发布了明星“花式”漏税背后的个税十大秘密,后台有很多网友盆友反映原来的链接看不到了,今天我们挑选里面的重点内容再发一遍,附带完整版视频(通过下面海报的二维码也可以查看),欢迎各位转发给身边的人,让他们也能了解个税。
网易财经、网易专业智库网易研究局进行了大量数据统计,采访和调查了共计50余位财税专家、官员和企业家,调查了5万多位劳动者,独家获得关于个税背后的秘密。
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三十多年里起征点经历了3次提高。2005年,个税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又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至3500元。如今距上一次提高起征点,已过去了近7年时间。
至少39城9省居民在超标缴纳个税
3500元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曾经参与过上次个税法案修订的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贺铿表示,主要是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当时国内居民的人均收入;第二是参照国外的个税免征额确定方法;第三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上一次确定个税免征额时,人大常委会大多数人是倾向于3000元,根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建议,确定为3500元”贺铿谈到。
个税起征点的设定是为了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活不受缴税的影响,也就是说,每个月用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不应当缴税。那么7年过去了,现在能够满足民众最基本需求的月支出是多少呢?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用各省市的月均消费性支出乘以对应的就业者负担人数,可以得出现在每个月居民生活必需支出的参考值。2011年个税起征点的修订过程,曾经参考了这一算法。
网易研究局计算发现,2016年时,至少39个大中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杭州、长沙、宁波、无锡、温州、厦门、金华、南京、包头、济南、呼和浩特、天津、青岛、乌鲁木齐、沈阳、大连、武汉、福州、烟台、泉州、哈尔滨、贵阳、长春、西安、惠州、成都、三亚、昆明、郑州、兰州、银川、洛阳、牡丹江、南昌、常德)和9个省份(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江苏、福建、辽宁、内蒙古),满足其居民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的费用已经超过了3500元,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劳动者在超标缴纳个税。
(注:大理数据缺失)
征税的原则是不能破坏社会生活,不能侵及公民的基本生活。“基本支出高于免征额”意味着,个人在未能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时候,已经先行缴税了。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讲师何青提供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满足居民每月必要生活支出的费用,能统计到的29个省级行政区中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广东、重庆、内蒙古、青海、辽宁、宁夏、湖北、陕西、江苏、甘肃15个省超过了3500元,其中北京满足人们基本生活的月支出高达7250元,已经超过3500元的两倍。
完整版调查视频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