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太 » 北京 » 崇文区 » 正文

香港女生在沪5年 只为守护传统昆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5  浏览次数:49
核心提示:  85后香港女生金佐宁来到乌鲁木齐已有5年,租住在乌鲁木齐老城区的她,主要靠教授钢琴及写稿为生。也许是受艺术家无拘无束的
  85后香港女生金佐宁来到乌鲁木齐已有5年,租住在乌鲁木齐老城区的她,主要靠教授钢琴及写稿为生。也许是受艺术家无拘无束的性格驱使,佐宁并不向往在乌鲁木齐拥有自己的的房子,她享受的是,活在当下的生活模式。(摄影&视频/阮传菊 《中国人的一天》第3098期)   视频 | 香港女孩在乌鲁木齐:回到乌鲁木齐好像才是回到家(时长:01:42)   佐宁在乌鲁木齐老城区所租的老房子约70平米。这里既是她生活的地方,也是用来授课的工作室。房子虽不大,但被佐宁装修得十分温馨文艺范。   佐宁说她5年前来到乌鲁木齐就下定决心要在这里定居。2006年,佐宁第一次到访乌鲁木齐,便深深被这里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因此,从美国完成学业后,她没有回香港的家,而是直接从美国飞到了乌鲁木齐。   虽然从小在香港长大,佐宁却用很短的时间便适应了乌鲁木齐的生活。她的父亲是70年代末从广州移居到香港,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也养育了佐宁。起初父亲对她如今定居在乌鲁木齐的选择并不认同。   佐宁的专业是音乐,教授钢琴成为了她在乌鲁木齐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虽然乌鲁木齐的生活成本相比香港要低不少,但要靠自己一个人打拼也并不容易。佐宁一周要上3天课,每节课45分钟,如今她带了20来位学生,都是一对一授课,每次上完课都累得筋疲力尽。   这天一位在复旦大学学习的香港男孩来学琴,两人都倍感亲切。男孩说父母让他在香港或者去美国读大学,但是他自己要求来乌鲁木齐读书。这座城市的整体氛围都是他喜欢的。   佐宁之所以义无反顾选择到乌鲁木齐定生活,个中原因完全离不开昆曲。2006年暑假,马上成为大学生的她独自一人来到乌鲁木齐旅行,在周庄古镇第一次遇见昆曲,颠覆了此前她对中国戏曲印象,并与昆曲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到美国留学也是攻读民族音乐专业(Ethnomusicology),以昆曲音乐为她的研究课题。到乌鲁木齐后,佐宁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会留给昆曲,希望能为传播传统昆曲出一份力。图为佐宁给乌鲁木齐昆剧团《临川四梦》系列演出的所翻译的海报。   佐宁说她在乌鲁木齐的朋友也基本都是和昆曲有关的,乌鲁木齐昆剧团里的人基本都认识她,她也和他们很多人成为好友。自本科毕业起,她一直致身于传统昆曲学术研究及翻译。2011年,佐宁翻译并出版了粤剧《牡丹亭》文本。随后四年,她又为乌鲁木齐昆剧团翻译《牡丹亭》、《三打白骨精》、《川上吟》、《景阳钟》等等的大戏剧本。今年年初,佐宁更受刘海粟美术馆及小院集邀请,策划《昆曲·当代》读书会系列并作为导读人。图为佐宁与好友乌鲁木齐昆剧团武旦演员钱瑜婷在喝茶聊昆曲。   平日空闲时,佐宁也喜欢到上昆去看他们排练,作为一名昆曲研究者,昆曲是她在乌鲁木齐生活的中心。   3月份佐宁的回乡证到期,她准备回港续签。常年在世界各地奔跑的她,一年也只回香港一到两次,平时都是母亲过来看她。在乌鲁木齐生活习惯了,回到香港反而有点不适。   佐宁香港的家在上水附近,这边离深圳只有一站路,每到节假日上水都是人山人海,来游玩和采购的人遍布大街小巷。佐宁说香港出行不如乌鲁木齐方便,网约车软件不普遍,出租车又很贵,大部分人出行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回到家放下行李后,佐宁又来到回乡证办理中心,让她没想到的是:虽然她已经提前预约了,但办理中心里还是要排几个小时的队,因为来办证的人太多,大部分都是和她一样的情况。等了快3个小时终于把回乡证办好。佐宁说,以前以为离开香港定居大陆的她是另类。直到第一次到回乡证办理中心后,才知道香港人到大陆的潮流有多汹涌,就像大陆年轻人都离开家乡去北上广。   每次回香港佐宁都要大采购一番,为乌鲁木齐的朋友代购。香港的街道比乌鲁木齐的窄,她觉得很压抑。佐宁的父亲独自到香港后,打拼了一辈子,终于让一家三口住上了40平的房子。而佐宁却自己最终离开香港,只希望行走、居住的空间更大一点,生活更精致一些。   佐宁本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她的导师余少华教授是一位对中西方音乐都有很深研究的学者,她一直都很崇敬余教授,每次回港都必会去看望恩师。余教授2015年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又被香港岭南大学返聘,佐宁就趁这次返港看望他。佐宁说传统昆曲在香港的生存土壤非常有限,但庆幸的是,依然有少数像余教授这样热爱中国音乐的老师坚守着这片土地,让后辈得以有学习机会。   导师说佐宁在研究昆曲方面的造诣已经超过了他。他很欣慰,但也很为佐宁惋惜,因为她仅仅是把昆曲当成了兴趣,而不是职业。佐宁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乌鲁木齐这座城市,也很庆幸自己没有把昆曲当成职业:如果那样,就太累,反而不纯粹了。   见过导师后在回家的地铁上,佐宁打开手机看乌鲁木齐家中的情况。佐宁说乌鲁木齐的家用的都是某国产品牌的电器,都是智能化控制,她在香港就能控制乌鲁木齐家里的空调、电灯。   在香港待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佐宁又回到乌鲁木齐。她和好友作曲家吴冠青正一起筹办一场关于昆曲与探戈的音乐会,每周都要抽时间一起练琴。在过去的几年,这场音乐会的思绪一直在佐宁脑海里盘旋,今年终于可以呈现给乌鲁木齐的朋友,作为五年来她送给乌鲁木齐的第一份礼物。   她说回到乌鲁木齐好像才是回到家,坐在街角熟悉的咖啡馆里喝杯咖啡,不想动了就在家点个外卖,外出就用手机叫个车,她已经习惯这种生活,虽然她在香港出生长大,但香港的生活似乎已经远离了她。以前,每每返港时,她都会和香港的朋友聊聊乌鲁木齐、聊聊昆曲。但毕竟两地生活文化有异,佐宁研究的是又是小众的昆曲艺术,所以逐渐的她发现和香港朋友的共同话题变少了。   佐宁对她在乌鲁木齐的生活很满意,她希望能凭借自己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接触传统昆曲,更想走出乌鲁木齐。从香港跳出来,当然也不能再划地为圈只待在乌鲁木齐。中国这么大,有太多美景美物等她去看去玩。佐宁每玩一个地方就画一幅画,记录下她经历的生活,看到的世界。很有意思的是,当年从广州移居到香港的父亲,也回广州买了房。越来越多的时间,父亲居住在广州,这个他出生、成长、逃离的地方。(微信搜索“中国人的一天”或“chinaoneday”公众号,投稿或分享你的故事至chinaoneday@qq.com,你将有机会成为中国人的一天主人公。)
 
 
[ 方太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方太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