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方太 » 湖北 » 黄冈 » 正文

政府、社区、自己,养老到底要靠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5  浏览次数:63
核心提示:  划重点:   除了传统的养儿防老,养老还能靠谁?   在破解养老难题的道路上,国家一直没有停下脚
  划重点:   除了传统的养儿防老,养老还能靠谁?   在破解养老难题的道路上,国家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国务院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国以个人主动选择补充养老金融产品为特征的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建设也正加速推进;   广州市则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社区老人居家养老的幸福之路;   ……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养老到底要靠谁?靠政府、靠社区、靠自己?不妨往下看↓↓   政府: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近日,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此举也被视为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重要过渡性举措,充分体现了政府破解社保难题的决心。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规模可观,仍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基金分布不均衡的结构性矛盾。   随着不同地区人口流动加大,养老金转移接续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面对部分省份基金结余少、支出压力大的情况,如何通过提高统筹层次,在更大范围内调剂基金余缺,均衡地区之间因抚养比差距导致的负担不均,显得尤为重要。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难在哪?从制度来看,要实现全国统筹,各地区只有在同一个标准下,才能充分体现基金调剂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但是,目前各地养老保险抚养比相差悬殊,养老保险政策、待遇水平仍存在差异,省级统筹制度也不够完善。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难,更难在平衡各地利益上。从地方上来说,收益好的省份可能会觉得中央调剂是“富帮穷”,自己吃了亏;收益差的省份可能会对中央产生依赖的想法。因此,如何保证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上解、下拨的具体办法公平合理,是各地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有些担忧可以通过制度设计来化解。只要制度设计到位,这项改革不仅能够解决目前养老金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还将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凡是触动利益的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但应该看到,养老金是国家的保障,而非地方的保障。对于一个人口老龄化迅速、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养老金未来必然会朝着全国统筹的方向发展。   人们有理由期待,未来养老保险制度还会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让老百姓不再为养老而担忧。   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养老新路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人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能给老人提供什么养老服务,并探索出一条社区养老的新路?   在破解养老难题的道路上,广州市走出了一条社区老人居家养老的幸福之路。   广州市抓住助餐配餐这个老年人关心的现实问题,构建全覆盖的社会化“大配餐”服务体系。此外,广州以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为切入点,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这是一个具有样本意义的探索。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广州形成了居家养老的多主体服务格局。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社会组织唱戏、社会各界多元参与,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多方受益”的共赢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实现了社会力量成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社会力量运营占比达86%。这表明,养老服务不能靠政府“包揽”,需要社会共治,才能实现共享。   说到这里,是不是好奇广州的社区长者饭堂是如何运营的?从饭堂到社区共治社会平台,广州是如何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下面就带你了解一下↓↓   ↑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老人日托中心一角。张建军摄   “大配餐”服务全面推开   每天中午11点,广州市荔湾区金花长者饭堂准时开饭。面前是两肉一菜一汤,身边坐着同龄街坊,一边愉快用餐,一边拉扯家常,有需要时招呼社工过来帮帮忙。随着952个长者饭堂在广州所有街道(镇)、社区(村)“落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广州老人开始享受这一贴心服务。   截至2018年5月底,广州市共有长者饭堂952个,比2016年底增长4.2倍,城乡社区覆盖率达到100%,惠及160余万老年人,实现了从部分街道、社区零星开展助餐配餐,向助餐配餐覆盖全市所有城乡社区转变,基本形成“市中心城区10至15分钟、外围城区20至25分钟”的全覆盖服务网络。   共建共治共享,是广州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的显著特征。在推进“大配餐”服务过程中,广州注重调动各方资源和参与积极性。目前,全市社会力量运营占比86%,成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的主体。广州还建立了“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重点为“三无”、失独、孤寡等特殊困难居家老年人开展志愿助餐配餐服务。在监督方面,广州也动员社会齐参与。   从饭堂到社区共治社会平台   长者饭堂的意义,远不止是吃顿饭那么简单。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可以在这里“泡”上一整天。   目前,很多街道社区长者饭堂都以助餐配餐服务为支撑,融入了医疗护理、护理站等服务新内涵,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搭建邻里交流、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助餐配餐服务与面向独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年人开展的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服务有机结合,把长者饭堂打造为医养结合的工作抓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得到活化利用,老年人交际圈、社会支持网得到拓展,独居、空巢、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得到加强,精神状态和心态明显改善。   长者饭堂是广州探索社区居家养老的切入点。据广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介绍,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到饭堂、配送点等取餐、就餐,增加运动量之余也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则由服务人员或志愿者配送到家,有任何情况也可及时反馈。   个人:养老投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日前,我国以个人主动选择补充养老金融产品为特征的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建设正加速推进,而商业养老保险和基金各有所长。   对于爱储蓄、爱攒钱的投资者而言,养老投资始终是一件既有风险又麻烦的事——长期持有现金往往要承担货币贬值的损失,追求短期利益却可能增加财富传承的风险。   将这些“烦恼”翻译成术语:养老投资需要实现风险分散和跨期支付两大功能,应对长寿风险和通胀风险。   如何才能用两大功能应对两大风险?未来,投资者到底是买基金来养老,还是买保险养老?   总体来看,应对长寿风险和通胀风险,基金和保险两大类产品各有特色。投资者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如果对资产管理能力和收益情况比较重视,可倾向于选择基金等资产管理类产品;   如果不考虑通胀因素,只求稳健投资,商业保险则是不错的养老补充选择。   关于商业养老保险和基金,可看具体对比分析↓↓   根据相关规定,商业养老保险是一种特殊的年金保险。所谓年金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即被保险人只要活着,保险公司就定期给付保险金。年金保险想要成为养老保险,需满足2个额外条件:一是法定退休年龄前不能支付保险金,二是每两次支付间隔不能超过1年。   而资产管理产品,不论是公募FOF(基金中的基金)、信托产品还是养老目标基金,本质上都是投资者风险自担,不可能刚性兑付。   从收益比较看,   商业养老保险一般定位于较为保守的养老产品,多为固定收益或有保底的浮动收益类产品。   而养老目标基金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养老资产的投资管理服务,投资风险和收益都由投资者自行承担,无法保证收益率。   从对长寿风险保障的角度看,   目前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做得更好,部分商业养老保险产品能承诺终身支付,因此可以较好地规避长寿风险。   而公募基金不承诺收益,也就无法承诺定期支付。   但在应对通胀风险方面,公募养老目标基金由于其管理人在权益类资产上的投资经验优势,长期来看,养老资产大概率能够实现不断增值,养老金的积累可望更有效率。   关于养老投资,要牢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基金和保险各有特色,投资者应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和需求的养老产品。此外,如果把“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比作一个“篮子”,那么这个“篮子”中不仅能装商业保险和公募基金,未来还有望装入其他金融产品。   来源 / 经济日报(记者韩秉志、张建军、周琳)
 
 
[ 方太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方太
点击排行
 
最新供应信息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